您的位置:
EQ——好领导人的条件(第1讲)
 
大多数的杰出领导者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:他们的EQ都很高。
专业能力只是主管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,高的EQ,才能造就出真正卓越的领导人。
尽管每个人的EQ生来就不一样,但是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,领导者仍然可以培养出很高的EQ。您知道EQ是由哪些要素所组成?
要有系统地提高EQ,经理人应该采取哪些行动?
 
每一位企业人士都知道这么一个故事:一位很有智慧且能力很强的主管,被拔擢到领导者的地位,最后却落到失败的下场;他们也大多知道另一个故事:一位拥有充实——但非杰出——知识及技能的人,被拔擢到相同的位置后,却一路飞黄腾达。
 
这两个故事,显然支持一般人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,那就是在寻找一位具备“正确内涵”的领导者时,与其说是一个科学过程,不如说与艺术更有关连。毕竟,卓越领导者的个人风格因人而异。
 
有些领导者个性温和,善于分析事理:有些领导者则喜欢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。同样重要的是,不同情境往往需要不同的领导风格。例如在购并另一家公司时,最好派一位个性细腻且善于协商的人主其事;如果公司已陷入危机,亟待大力整顿时,就需要一位能施展魄力的领导者。
 
大多数有效领导者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:他们的EQ(emotional intelligence)都很高。
 
大多数有效领导者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:他们的EQ(emotional intelligence)都很高。我并不是说智商(IQ)或专业技术能力不重要,它们和领导者是否优秀当然有关连,不过它们多半是“门槛能力”(threshold capabilities),亦即是它们是晋升为主管应具备的入门能力。
 
许多研究明显显示,EQ才是卓越领导的必要条件。就算某人受过全世界最好的学术训练、拥有最敏锐的观察力、善于分析事理,且能源源不断地想出各式各样的绝佳点子,但如果他(或她)的EQ很低,仍然称不上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。
 
过去一年来,我和几位同事致力于EQ的研究,企图了解EQ和工作绩效,特别是和领导者的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。我们观察到EQ如何左右人们的工作表现。下文将一一探讨这些问题,并分别剖析构成EQ的五个要素:自我意识(self-awareness)、自我调节(self-regulation)、激励(motivation)同理心(empathy),及社交技巧(social skills)(请参阅附录一:EQ的五大要素)。
 
评估 EQ
多数大公司都聘请有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,藉着开发目前已广为人知的“能力鉴定模型”(competency model),用来寻找、训练及培育公司里有领袖潜力的明日之星。这些心理学家亦针对基层主管设计出类似的能力鉴定模型。最近几年,我搜集并分析了一百八十八家公司的能力鉴定模型,其中大多是全球知名的大企业,包括朗讯科技(Lucent Technologies)、英国航空公司,及苏西信托公司(Credit Suisse)等。
 
在分析这些企业所采用的能力鉴定模型时,我希望能归纳出,究竟是什么能力可以让员工有卓越的表现,同时我想要进一步了解,该能力对工作绩效影响程度为何。我把这些大企业鉴定员工的能力粗分为三类:
一、纯粹技术性技能,如会计、事业规则;
二、认知能力,如分析推理;
三、能展现EQ的能力,如与他人合作的能力、领导及推动变革的成效等。
 
在设计某些能力鉴定模型时,心理学家会请大公司的资深经理人明白地说出,哪类能力最能描述组织内大多数杰出的领导者。在设计另些模型时,这些心理学家则使用较客观的标准,如事业部门的获利率,去评估高阶经理人的领导能力,以明了所谓的明星级主管是否真的优于较平庸的主管。
 
接下来,心理学家开始进行密集的访谈及测验,并做成绩评比。此一过程最后产生一张清单,上面列出一位有效领导者应具备的要件。这类清单包含的项目从七个到十五个不等,如主动积极、有策略性眼光等。
 
当我仔细分析这些资料时,发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实。没错,智商的确是卓越绩效的动力之一,而具备远大的眼光及有长远的方向等认知能力,对一位领导者来说也很重要,然而当我精确计算纯技术技能、智商及EQ对卓越绩效的贡献比重时,却发现任何层级都一样:EQ对卓越绩效的贡献比重是其余两者的两倍。
 
我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:愈到组织高层,EQ愈显得重要,而技术技能的差异则愈发不相干。
 
换言之,一个人的阶级越高,他又被视为绩效高手,那么他的卓越绩效一定和其EQ成正比关系。在比较高阶领导者中的绩效高手和表现平平者的能力时,近百分之九十是EQ,而不是认知能力方面的差异。
 
其他学者的研究也证实,高EQ不仅能造就出卓越的领袖,也有助于他们带领员工发挥潜能,从而创造出优越的工作绩效。已故的人类及组织行为知名学者麦克里兰(David McClelland)的发现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 
一九六六年,麦克里兰以一家全球性食品公司为对象进行一项研究。他发现,凡具备极EQ的资深经理人,他们所领导的事业部门每年营收达成率竟然超过目标二成。至于那些EQ很低的资深经理人,他们所领导的事业部门年营收达成率则低于目标二成。有趣的是,不论是位于美国本土,还是位于亚洲或欧洲的事业部门,麦克里兰的研究结果并无任何差异。
 
这些数字透露了一个极有说服力的事实,也就是领导者的EQ和组织成功之间的关连。同样重要的是,研究结果显示,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,领导者也可培养出很高的EQ。(请参阅附录二:EQ能经由学习获得吗?)
 
EQ要素一:自我意识
EQ总共包含了五大要素,第一个就是自我意识。其实早在数千年前,特耳菲(Delphi,希腊古都,有以神谕著名的阿波罗神殿)就有“认识你自己”的神谕了。
 
自我意识意指一个人能深刻了解本身的情绪、优缺点、需要及冲动等。
自我意识高的人,既不会过度挑剔他人,也不会有不切实际的奢望。相反地,不论是对自己或对他人,他们都诚实以待。
 
自我意识高的人清楚晓得,他们的心情不仅会影响自己,也会影响到周遭的人,乃至于他们的工作表现。自我意识高的某甲清楚知道,与其面对一个紧迫的截止期限,把自己弄得紧张兮兮的,还不如事先作好计划,早一点把工作做完。自我意识高的某乙,面对一个要求非常高的客户,清楚了解自己的情绪一定会受到该客户严刻挑剔的影响,免不了会有挫折感。他也会抱怨:“客户在一些小地方不断挑毛病,害得我们无法按时交货。”尽管心里嘀咕,某乙仍会压抑自己忿忿不平的情绪,转而去做一些建设性的事。
 
一个自我意识高的人不仅认识自己的情绪,也相当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所要追求的目标。他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,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。例如,他可能会拒绝另一家公司高薪挖角的诱惑,理由可能是,在那家公司工作并不符合自己的原则或长期目标。
 
反观一个自我意识低的人,很可能禁不起同样的挖角诱惑,而压抑住原本已很脆弱的价值观。两年后,他抱怨道:“当时我看到待遇很高,所以我就签下了合约。谁晓得这个工作这么无聊,对我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。”
 
作任何决策时,自我意识高的人一定会慎重考虑自己的价值观,会选择能让他们发挥所长的工作。
 
一个自我意识高的人有什么特征呢?
首先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,就是这个人很坦诚,以切合实际的态度对待自己。一个自我意识高的人,会很坦白且不偏离事实地——不见得是真情流露地剖白——说出自己的情绪,及他们对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。
 
以我认识的一家大型百货公司的经理人为利,她对公司针对个人购物者即将推出的一项新服务持保留态度。她马上将自己的感觉反应出来。她对同事及上司坦白说出:“我很难推辞这项任务。我自己实在没有意愿,但我别无选择,因为这是上级交办的事。请给我一点时间,看看能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。”由于她很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觉,一周后,她转变态度,开始完全支持这项任务了。
 
公司在招募新人时,常要求应征者说出自己的感觉,以测验他们自我意识的高低。例如,主考官可能会请应征者回忆,他们以前是否有情绪失控,而事后感到后悔的事情。那些自我意识高的应征者,通常会坦白以后,并笑着叙述自己过去发生的糗事。自我意识高的人另有一个特征,就是他们具有自我解嘲式的幽默感。
 
到了年终考核员工工作绩效时,是经理人确认员工自我意识高低的另一个时机。自我意识高的员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,也不会逃避此一话题,甚至会热切期待他人提供建设性的批评。反观那些自我意识低的员工,常视要求他们改进的建议为一种威胁,或要他们承认失败。
 
从一个人散播出来的自信,亦可评断其自我意识的高低。自我意识高的人,清楚了解自己的本事,因此不太可能因为承接超过自己能力以外的任务而失败。他们也知道何时该开口请求他人伸出援手。他们在工作上承担的风险,事先都加以计算过。如果事先知道自己一个人做不来,他们不会主动要求接受挑战。简言之,他们会量力而为。
 
有位中阶经理人受邀请参加由该公司最高主管主持的策略会议。尽管她是与会者中最资浅的一位,她并没有一直保持沉默,用最虔敬的态度聆听其他人的发言,或表现出很畏惧的样子。她知道自己有很不错的头脑,也很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,于是针对公司的策略提出中肯的建议。她并未涉及自己一知半解的领域,因为她清楚知道自己的能耐。
 
自我意识高的人,清楚了解自己的本事,因此不太可能因为承接超过自己能力以外的任务而失败。
尽管自我意识对一个企业有诸多的好处,我们的研究却显示,在寻找未来的领导者时,许多资深经理人却未给予应有的重视。许多经理人误以为坦白表达自己的感情是一种懦弱的象征,因此当员工敢公开承认自己却失时,并未给予他们一样的尊重。在经理人心目中,这些知难而退或很快就打退堂鼓的员工,还没有“强悍到”能够领导其他人的地步。
 
这些资深经理人的想法完全错了。一般人不仅不会瞧不起坦白的人,反而会更加敬佩和尊重他们。其次,一位领导者必须根据对自己,乃至于对他人能力的正确掌握,作很多的决策。例如,我们是否有能力管理拟购并的公司?我们是否在半年内推出新产品?对自己诚实的人,也就是自我意识高的人,也会用相同的态度对待自己所管理的企业。
 
EQ要素二:自我调节
生理上的冲动左右了人类的情绪。尽管人不可能完全没有情绪,但我们却能透过一些方法来加以管理。自我调节是EQ的第二个要素。它就像是一种持续自我对话的过程,使我们不必受制于经常上下波动的情绪。习于作此自我对话的人,和他人一样,也会碰到情绪的高低潮,不过他们却学会了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,甚至能将陷于低潮的情绪导引到对自己有利的地方。
 
假设一家公司召开董事会,某高阶主管亲眼目睹自己所带领的一个小组,简报时错误百出。事后,大家的心情都很低落。该主管当然很想拍桌子大发一顿脾气,高声痛斥小组令他丢人现眼;或慢慢踱着方步,用冰冷的眼光狠狠地瞪着小组每一位成员。
 
但如果该主管懂得自我调节的妙用,他就会选择另一种方法。他会很小心地选择等一下要用的字眼,一方面指出该小组的确作了一次差劲的简报,但会尽量避免遽下断语。接下来,他会设法找出简报失败的原因:是个人努力不够?还是有其他干扰的因素?主管自己有没有扮演好他的角色?
 
想好这些问题后,该主管召集所有小组成员来他的办公室,摊开整个事件,并坦诚说出自己的感觉。然后,他把自己分析该事件的结果告诉他们,并提出一个妥当的解决之道。
 
自我调节对领导者而言为什么那么重要呢?
首先: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及冲动——也就是讲理——的人,有办法塑造出一个可以彼此信赖的公平环境。
 
在这样的环境下,组织政治和内部斗争将大大减少,生产力则相对提高。优秀人才将闻风前来投靠,不会轻易受高薪的诱惑,被挖角到竞争对手的阵营。
 
此外,自我调节甚至能发挥上行下效的功用。当主管以态度冷静文明时,大概没有可能被别人指为是一个易怒的人吧!一个企业的高阶层中脾气暴躁的主管愈少,即表示整个企业找不到几个这种人。
 
从竞争的角度来看,自我调节也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。所有人都知道,今日商场上充满各种不确定与变数。每天都有企业购并或拆伙的新闻。新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地推陈出新。惟有能冷静管理自己情绪的经理人,才能跟得上商场上飞快的脚步。
 
当管理当局宣布即将要推出一项新方案时,他们不会惊慌失措,匆忙决定采取行动;相反地,他们会冷静地思考,积极搜集资讯,听听更多人的意见。一旦公司正式执行该方案,他们就能全力配合。
 
某些时候,他们甚至扮演带头向前冲的角色。我们来看看某大型制造商的例子。五年来,该公司一向购买某应用软件程序,供经理人搜集及汇整资料、拟定公司策略计划,并制作报告呈报上级。有一天,管理阶层突然宣布,公司决定安装另一种应用软件,并全面取代旧有软件。
 
所有人都在私下抱怨,认为此举将严重影响既定的工作进度。其中一位经理却相当地冷静。她仔细评估了新旧软件的优缺点,相信新软件很有潜力,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。她积极参与新软件的训练课程——许多同时都拒绝受训——最后被拔擢为好几个事业单位的主管。部分原因即是,她能有效运用公司引进的新科技。
 
一个懂得管理本身情绪的人,将给人一种正直的形象。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美德,也是整个企业的一大竞争优势。
我愿意进一步说明自我调节对领导者的重要性。一个懂得管理本身情绪的人,将给人一种正直的形象。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美德,也是整个企业的一大竞争优势。商场上出现许多搞得两败俱伤或身败名裂的消息,都是因为当事人太过冲动的缘故。
 
许多经理人未经深思熟虑,就用不正当的手段赚取利润,或用不当的科目开销花费,或挪用公款,或私心滥权。其实,他们也是有机会朝正途走的。反观那些懂得自我调节的经理人,就不会轻易受到类似的诱惑。
 
我们再来看另一家大型食品公司的例子。该公司和当地配销商打交道时,负责这项业务的一位资深主管,一向以作风诚实闻名。他会定期公布公司生产成本的详细资料,让配销商清楚了解该公司的价格结构,给配销商一种该公司作风很实在的印象,因此和配销商谈判进货价格事时,很少出现双方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情景。现在状况出现了。
 
为了提高公司获利率,该主管突然有一股冲动,想要保留一部分的成本资料不让配销商知道。然而,衡量过公司长远利益后,他却克制了此一不当的冲动。他发现,任何时候,公司都不能为了获得短期的利润,破坏先前和配销商辛苦建立的良好关系。
 
经过上述的讨论,我们不难发现自我调节的特征:具有反省能力,凡事都深思熟虑;不怕面对不确定与各种变革;为人正直——能够对不当的冲动说不。
 
和自我意识一样,自我调节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。那些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,往往被视为过于老成持重——其慎重处理事情的态度,当被视为缺乏热情。而那些脾气暴躁的人,则被视为“典型的”领袖人物。他们那种暴跳如雷的脾气,被认为是具备领袖特质及强大权利的表征。可是当这类主管被拔擢为领导者时,他们的脾气反而会害了自己。根据我所作的研究结果显示,坏脾气绝非构成一位优秀领导者的先决条件。
 
EQ要素三:激励
如果有一个东西是所有优秀领导者都具备的,那就是激励了。受到激励的驱策,领导者会全力追求超越自我的成就感,也会设法督促部属跟随自己的脚步。“成就感”是这里的关键字。许多人均受外在因素的激励,如更高的薪水、更好听的头衔,或到更有名的企业工作所带来更高的社会地位等。反观那些一心想要成为优秀领导者的人,反而会选择到能够让他们发挥所长,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成就感的地方工作。
 
受到激励的驱策,领导者会全力追求超越自我的成就感,也会设法督促部属跟随自己的脚步。
如果你要的是真正有潜力的领袖人才,应如何辨识出谁是受到外在因素的驱策,谁是真的想要追求工作上的成就感呢?
 
第一个特征是当事人对工作的热情(成就驱动力:乐在工作)
这种人希望接受更有创意任务的挑战、乐于学习新事物,而且当他们完成任务时,会感到无比的骄傲。这种人常表现出过人的工作精力,似乎永远也不满意于现状。他们不断地质疑为什么要这样做。综言之,他们热切地想要找出新的工作方法。
 
某化妆品公司的一位经理,对现场销售人员必须花两个星期时间,才能把销售报告送给他的漫长过程,感到相当沮丧。最后,他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法。他利用一套最新的自动电话追踪系统,每天下午五点自动呼叫每一位销售人员。销售人员接到呼叫讯号后,立刻键入当天拜访客户的次数及成交笔数等资料。于是乎,此一新系统将销售报告回传流程,从两周有效缩短为几个小时。
 
这个故事说明了高成就感的人有另两项特征:
一是他们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;
二是他们习于登记分数。
 
以第一个特征来说,在主管打年终考绩时,这种人经常主动想主管要求新挑战。当然,一个自我意识高,且有内在激励诱因的人,一定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制,但他们绝不会设定能轻易达成绩效目标。
 
其次,一个希望不断超越自我期许的人,一定很想知道自己、工作团队,乃至于整个公司的工作进度。(成就驱动力:迅速反馈)
那些不想追求工作成就感的人,对工作进度到哪里及最后的成果并不感兴趣。反观那些受到工作成果激励的人,常记录及追踪一些指标数字,如获利率及市场占有率等。我认识一位基金经理人,每天早晚都要上网查阅资料,拿自己管理的股票基金价格和四个产业基准作比较。
 
有趣的是,看到不利于己的成绩时,那些有高激励诱因的人并不气馁,仍会保持乐观的态度。碰到挫折或失败,很容易让人感到心情沮丧或低落时,自我调节和成就感激励诱因加在一起,即有助于克服这类心理障碍。这里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。某大型投资理财公司的业绩一向良好,不料好景不长,受到经济不景气的拖累,该公司已连续三季出现亏损,导致三家公司客户转到其他同业去了。
 
不少经理人怪罪外在大环境,也有人认为是个人因素导致公司遭到挫折。只有一位基金经理人指出,此刻反而是促成公司转型的大好时机。两年后,她被拔擢为资深主管。她回忆该次经历到:“那是我一生当中所碰过最棒的一件事。我从那次经验学到了太多的功课。”
 
想要知道部属是否受工作成就感诱因的激励,这里还有另一个线索:对公司的忠诚度。
 
如果员工热爱工作,他们一定也热爱提供他们就业机会,并让他们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公司。
 
这种人倾向于长期待在同一家公司,不会轻易受到竞争对手高薪的诱惑。
 
我们不难理解,为什么一个受工作成就感诱因激励的人,较有可能变成一位优秀的领导者。如果你习惯为自己设定较高的绩效目标,当你爬到企业的高位时,是不是也会为公司设定较高的绩效目标?同理,超越既定目标及随时记录工作进度的习惯,也会传染给下面的员工。
 
一个拥有这些特质的领导者,一定会被一群具有类似特质的经理人所围绕。物以类聚嘛!当然,乐观和组织忠诚绝对是优秀领导者不可或缺的要素。试想如果一家公司的领导者没有这两个要素,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?
 
人才评估 人才招聘 设计培养体系 设计评估工具
联系驱动各地|隐私条款|网站地图|全国客服热线:400-6060-522商务合作热线:8621-54784819
驱动旗下网站
  • 源计划网
  • 校园牛人访谈录
  • 企业精英访谈录
  • 测评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