驱动因素:成就驱动力 | 自我形象:稳妥安全 | 行为特点:核查仔细严密 |
层级 | 行为模式 | 分层依据(典型表现) | |
---|---|---|---|
随意凌乱 |
头脑中缺乏清晰思路,工作经常处于一种粗糙无序的状态; 工作随意不进行规划,完全随自己的喜好兴趣来安排工作; 工作马虎不注重细节,因为粗心大意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
|
第0级的典型表现是随意马虎粗心大意。
|
|
![]() |
|||
井然有序 |
保持工作环境整洁,空间井井有条,能迅速找到各项工作资料; 建立工作规则、程序与方法,各项工作的安排与开展严谨有序; 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、目标、任务与所需资源,清楚衡量自己工作的绩效标准和关键数据; 对于工作任务,清楚最终目的、预期目标后再落实执行; 注意观察周边人的喜好和忌讳,周到地考虑和妥善地开展工作; 保持清晰的书面记录的习惯,以保证信息沟通和工作要求清楚无误; 对自己做完的工作,检查一遍后再上交或转给下一个工作流程环节。
|
第1级的典型表现是保持基本信息有序。
|
|
![]() |
|||
仔细核查 |
关注工作事务的主线逻辑和相关信息间的联系,对异常之处提出质疑并进一步核查; 仔细核查工作中涉及的重要信息,掌控关键数据,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或补足数据; 对工作中的可疑信息多方求证、重复核对以求其真实性、可靠性和准确性; 对工作中产生的问题,不仅满足于解决眼前问题;还顺藤摸瓜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; 对复杂多变的工作事项,保持自己及他人活动的书面记录备案,以备查核对; 关注与自己工作相衔接的他人工作质量,仔细核查他人的工作进程和阶段成果。
|
第2级的典型表现是保持整体管理有序。
|
|
![]() |
|||
系统跟踪 |
设置总规划图、里程碑、工作节点、截止期限来把控重要工作的质量、进度与成本; 建立起资料分类化、逻辑化、流程化的管理制度,让工作管理有章可循,按章办事; 定期检查、更新系统及内容,确保系统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即时性。 控制数据,发现弱处或丢失的数据并找出信息以保持次序,关心现有系统中次序的好转; 发展并运用系统来组织和跟踪信息轨迹,如:工作日志、指派某人监控等。 |
第3级的典型表现是保持动态发展有序。
|